中美犯罪资产追缴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2年11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司法部和美国司法部共同主办、北京预防跨国犯罪研究会协办的,中美犯罪资产追缴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美两国反贪机构从事实务工作和犯罪资产追缴相关领域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美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康达(Daniel Kritenbrink)、中国司法部司法协助与外事司郭建安司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他们表示,中美两国应携起手来加强资产追缴国际合作,有效打击和预防腐败犯罪,努力促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有效实施,为推动国际反腐败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北京预防跨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副院长王军出席了会议。
中美两国政府高度重视本次研讨会,均委派中央机关高级别官员参加会议研讨。美国方面,主要是来自美国司法部、国税局、禁毒局、国家安全部等实务工作者,以及美国驻华使馆的法律顾问;中国方面,主要是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外事委,国务院法制办,中央政法委,中纪委监察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外交部,财政部,司法部,国资委,海关总署,中国银行,中国五矿集团,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等中央部委和央企等从事反腐实务工作的专家学者。
本次研讨会是北京预防跨国犯罪研究会历史上首次与中央部委和美国司法部合作,开展国际化的交流研讨。研究会的国际化视野、专业性素养以及组织驾驭会议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极大地提升了研究会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本次研讨会以中美犯罪资产追缴为主题,旨在通过中美两国反腐败工作发展动态、资产追回国际合作的相关制度建设、最新成果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全面介绍,对如何有效预防、监测和侦查腐败犯罪资产跨境转移,以及冻结、罚没、扣押、追缴和返还腐败犯罪资产进行坦诚而深入的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增进相互了解,深化互信,促进中美两国资产追回的执法能力和合作水平的提升。
研讨会期间,就犯罪资产的刑事没收、犯罪资产的民事没收、被没收犯罪资产的管理和犯罪资产的查封、扣押和冻结、没收和返还国际合作四个议题,中美两国来自反贪腐实务部门以及犯罪资产追缴相关领域的12位专家学者以17个专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台上台下精彩互动,会议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圆满完成了任务。
与会的中美两国代表表示,应充分认识腐败资产追回国际合作的现实紧迫性,认真落实《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腐败犯罪资产的处置、罚没、追缴和返还的工作机制,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框架内,在不违反本国法律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资产追缴的履约能力,全面落实资产追缴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和丰富资产追缴国际合作的方式和渠道,更加积极开展务实的国际合作和司法协助,严厉打击跨国、跨地区腐败犯罪。
中美两国政府高度重视本次研讨会,均委派中央机关高级别官员参加会议研讨。美国方面,主要是来自美国司法部、国税局、禁毒局、国家安全部等实务工作者,以及美国驻华使馆的法律顾问;中国方面,主要是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外事委,国务院法制办,中央政法委,中纪委监察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外交部,财政部,司法部,国资委,海关总署,中国银行,中国五矿集团,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等中央部委和央企等从事反腐实务工作的专家学者。
本次研讨会是北京预防跨国犯罪研究会历史上首次与中央部委和美国司法部合作,开展国际化的交流研讨。研究会的国际化视野、专业性素养以及组织驾驭会议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极大地提升了研究会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本次研讨会以中美犯罪资产追缴为主题,旨在通过中美两国反腐败工作发展动态、资产追回国际合作的相关制度建设、最新成果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全面介绍,对如何有效预防、监测和侦查腐败犯罪资产跨境转移,以及冻结、罚没、扣押、追缴和返还腐败犯罪资产进行坦诚而深入的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增进相互了解,深化互信,促进中美两国资产追回的执法能力和合作水平的提升。
研讨会期间,就犯罪资产的刑事没收、犯罪资产的民事没收、被没收犯罪资产的管理和犯罪资产的查封、扣押和冻结、没收和返还国际合作四个议题,中美两国来自反贪腐实务部门以及犯罪资产追缴相关领域的12位专家学者以17个专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台上台下精彩互动,会议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圆满完成了任务。
与会的中美两国代表表示,应充分认识腐败资产追回国际合作的现实紧迫性,认真落实《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腐败犯罪资产的处置、罚没、追缴和返还的工作机制,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框架内,在不违反本国法律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资产追缴的履约能力,全面落实资产追缴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和丰富资产追缴国际合作的方式和渠道,更加积极开展务实的国际合作和司法协助,严厉打击跨国、跨地区腐败犯罪。
(北京市预防跨国犯罪研究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