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中心成立五周年暨“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10月10日,首都师范大学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五周年暨“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研讨会”在金龙潭大饭店召开。
北京市社工委书记宋察长苗生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力以及来自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基层司法机关、国际机构、教育系统、社会组织、企业、媒体等10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副校长周建设出席会议。
在上午的会议议程中,中心的一线社工、司法机关代表以及服务对象,通过亲身讲述和视频展示,精彩纷呈地展现了北京市少年司法社会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稚嫩到成熟、从北京走向全国的发展历程。期间展现了社工服务对涉法青少年在个体、家庭、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的切实帮助,及其对民政部门、共青团、司法机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有效补充。来自民政部、市社工委、团市委以及首师大的相关领导致辞,对中心成立五周年表示祝贺,就中心工作对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所做出的贡献致敬,并表示今后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心的工作。
在下午召开的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研讨会上,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宋英辉、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指导办公室副主任方芳、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检处处长张寒玉、海淀区公安分局预审大队副大队长刘浩、团中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路琦就刑事司法改革中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的必要性作了主题发言。共青团北京市委权益部副部长王辉、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张昱、费梅苹、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伟和、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席小华分别就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问题做了主题发言。最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工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就少年司法与社会工作的整合性问题做了大会总结发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司法改革的必然趋势。大家均表示后续要围绕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入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中心成立五年来,共为3000余名青少年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已经出版了编著8部,发表了学术论文30余篇。2015年,席小华主任被北京市委宣传部授予“北京榜样”荣誉称号;中心一线社工李涵和刘羽分别获得了“北京市优秀社工”的光荣称号;2014年,中心被团中央授予“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2013年,中心获得由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和中国法学会共同颁发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优秀事例殊荣;2012年,中心与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合作的项目获得了全国首届优秀社工服务项目的三等奖;2012年,中心获得了北京市妇女儿童保护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团市委授予中心“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光荣称号。
过去的五年,中心将人才培养与就业、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做到了有机结合。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心全体老师和社工将继续努力,争取在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