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弘扬红色基因 牢记使命传承延安精神

  •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07日
  • 【字体:
  • 当前阅读量:

  6月2日到6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市法学会举办的百名法学英才政治教育培训班。30名青年法学人才赶赴延安、梁家河革命教育基地,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训班通过理论讲授、实地参观、情景教学、观摩演出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全面展示了延安精神的发展历程,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大学问。

  走进革命圣地,重温红色记忆

  当火车驶入延安那一刻,我的心中便油然而生一种敬意。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辉煌伟业的红色土地,这里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带着“朝圣”的心情,我参观了革命时期中央所在地——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七大会址等。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再次感受到了延安时期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体会到他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证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不可能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强大敌人。回顾当年,一大批革命者抱着“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信念和决心,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吸引他们的是什么?就是正确的主义和坚定的信仰。

  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伟人居住过的黄土窑洞前,我驻足凝思,伟人的高大形象仿佛矗立在眼前;在中共七大会址,我伫立在刻有参会人员名单的石碑前,仿佛看到革命的曙光照亮当时的中国大地;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我从那些粗糙的门窗、简陋的桌椅中感受到平凡中蕴藏的伟大……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教学,我对延安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的革命事业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更要把这种不畏艰难、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在张思德纪念碑前,我们聆听了《学习张思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现场教学,一起诵读了毛泽东同志为张思德同志所作文章《为人民服务》,表达了我们对张思德精神的深深感动,更表达了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的决心。“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鲜红的党旗下,我举起右手、紧握拳头,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誓的这一刻,我在党旗下接受心灵净化和洗礼,回顾了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牢记铮铮誓言,牢记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重走知青之路,追寻初心之源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总书记来到梁家河村,开始了他的7年插队岁月。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重走知青路,走进习近平总书记艰苦磨砺、拼搏奋斗,挥洒青春汗水的地方。在梁家河村教育实践基地,我走进村史馆,认真观看展出的图片和实物,现场聆听讲解员的讲述。了解到总书记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将青春燃烧在了革命圣地广袤的黄土地上。在简陋的土窑洞前,在大通铺式的土炕前,遥望当年知青们劳动的场所,学习了总书记当年带领村民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感人事迹。1974年1月,文安驿公社党委决定不到21岁的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努力改变梁家河落后面貌,为村里修了四座大坝,挖了水井、修了道路,开办了铁业社、缝纫社、磨面坊,还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我仿佛看到了总书记当年在这里积极投身生产建设、与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谋福祉的高大身影,感悟到了总书记当年立下的“初心”,体会到了一位城市青年到农村插队的思想转变和意志磨练的过程。正是艰苦的岁月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从而使拥有执着信仰和坚定信念的习近平完成了成长中的飞跃、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正是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梁家河大学问彰显了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信仰力量;凸显了知行合一、敢闯新路的奋斗精神;展现了实干担当、为民造福的赤子情怀。

  红色基因并非抽象的概念,更不是尘封于故纸堆里的遗存,而是共产党人精神与信仰的密码。“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年轻干部,要坚定人民立场。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实践,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工作中才能有底气、有勇气,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坚持原则、直面矛盾,积极有为、不懈进取。

  为期五天的延安之行结束,我怀揣着对延安精神的震撼、感动和感悟,踏上回京的列车,将这份精神带回北京,带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成为心中的一股永不磨灭的力量,一定要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岁月不老,青春不朽;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复兴路犹长,奋斗正当时。激扬青春,为祖国奉献,向梦想前行,方不负韶华。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青年向上,时代向前,只有弘扬红色基因,传承延安精神,我们青年人才有底气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理想,在复兴的壮阔征程激扬青春力量。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检察院  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