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上情下达

陈冀平书记在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 来源:
  •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05日
  • 【字体:

  在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陈冀平

  (2017年11月30日)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即将圆满落幕了。本届论坛是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中国法学会组织的一次重大活动,是我国法学法律界的一次盛会,也是中国法学会引领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次宣传会、动员会、部署会。

  上午乐泉会长在开幕式上强调从十个方面深刻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就如何以十九大精神统领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做了深刻阐发,围绕如何以十九大精神统领法学会工作、开创法学会工作新局面做了重要部署。中央宣讲团蔡昉同志就十九大精神对我们进行一次精湛的辅导,使我们对十九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要认真领会乐泉同志讲话精神和蔡昉同志的辅导,把十九大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

  这次论坛围绕新时代深化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方略和实践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阐发和研讨,使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有了更系统准确的把握,更深刻透彻的理解。

  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十九大绘就的宏伟时代蓝图变为美好社会现实的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下面我就继续全面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谈几点意见。

  一、把思想认识和工作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我们要把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把思想认识和工作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要把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落到实处,落实在岗位上,落实到行动上。要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把十九大精神通过各级法学会和各专业研究会党组织贯彻下去。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尽职履责,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发挥法学会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中的独特作用。要按照十九大精神推进法学会改革,加强对自身性质定位的认识,更好发挥群团特色、群团优势,切实保持和增强法学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坚持问题导向,更好谋划和开展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以改革创新增强法学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进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法学会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

  乐泉会长在讲话中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法学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进一步发挥法学会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开创法学会工作新局面。落实这项要求的前提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工作实效,真正做到有担当,能担当,担得起。

  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法学会加强自身建设首要的要求就是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十九大再次强调了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法学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国法学会改革方案》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同意,正式实施。中国法学会及所属研究会、各地方法学会要严格落实改革方案的要求,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增强引领能力和凝聚力。要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效果,全面增强创造力和执行力。

  要充分发挥研究会党组织的作用。中国法学会所属研究会已实现了党建全覆盖。现在关键是要有效运转起来,把作用发挥出来。因此,要根据社团的特点,努力探索积极有效的活动方式,切实把研究会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广大会员、推动各学科领域研究和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避免出现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

  法学会和所属研究会的负责同志要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增强政治敏锐性,提升政治鉴别力,保持坚定的政治定力,要在工作中准确敏锐地发现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政治问题、政治错误,要有坚决果断处置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发挥法学会的政治引领作用。要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法学修养,提高研究能力,提升引领和繁荣法学研究的质效,同时要重视发现和培养高水平的法学研究队伍。

  三、中国法学会将进一步做好引领和服务工作,为法学家参与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中国法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法制重建,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繁荣法学研究、推动法治实践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法学会的工作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中国法学会责无旁贷,将继续主动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继续为法学家发挥法治智慧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努力推动法学研究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法学家的研究成果与党和国家的关注、实务部门的需要有效对接。

  我们要继续以课题为抓手,引领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合多学科优质资源对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法治中国建设两步走战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全球治理新模式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协同研究,进行理论攻关。要继续以三大论坛为平台,围绕提炼标识性学术概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学术话语体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精心策划,邀请有权威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唱好法学研究的大戏。要拓展信息报送渠道,让法学法律界有分量的成果、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能够传播出去,让中央部门和中央领导同志听到、看到,让法学家的理论、学说转化为生动的法治实践。要完善法学界与法律界、理论界与实务部门沟通交流的机制,推荐政治过硬、道德高尚、业务突出、又红又专的优秀法学专家到实务部门挂职,让法学家真正投入到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之中,让法学家的理论在法治实践的沃土中得到检验并开花结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法学法律人的智慧和力量。

  四、法学家要真研究、真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做新时代全面依治国伟大事业的探索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法学家的参与是这个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做出了科学判断。伟大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时代命题,为法学家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深度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法学与自然科学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法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法学家海外留学、访学、交流的经历越来越多。这些经历开阔了法学家的视野、拓宽了法学家的学术交流渠道,也提升了法学家的国际影响力。在越来越广泛深入的交流交往中,法学家要有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胸怀和眼界,更要有不忘本来、开辟未来的情怀和魄力。树高千尺自有根,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法学家的才干,提供了法学家施展才华的舞台,赋予了法学家很高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望。法学家要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立德树人、治学树业的使命担当,研究新时代法治问题,发出新时代法治声音,讲好新征程法治故事。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法学家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四个自信”,立足时代,立足国情,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扎实开展法学研究,将深刻抽象的理论与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要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坚定的中国立场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入研究监察体制改革、合宪性审查、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等深化依法治国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要积极参与全民普法宣传,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喜闻乐见的形式、鲜活生动的实例,讲通讲透十九大精神,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送进机关、学校、工厂、乡村、社区,送进人民群众的心坎里、头脑里,提升全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要积极参与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主动践行法治精神,做到真学习、真研究、真信仰、真行动,决不能做说一套、做一套,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文章中一套、行动中一套,对别人一套、对自己一套的“两面派”。

  同志们,十九大是党的历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是做好法学会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要以这次论坛为契机,在全国法学法律界掀起学习、研究、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形成争先恐后研究法治理论、传播法治思想、参与法治实践的良好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最后,祝贺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Copyright 版权所有:北京市法学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法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8059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