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上情下达

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张延昆
在北京市法学会第七次会员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 来源:北京市法学会信息中心
  •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08日
  • 【字体:

在北京市法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张延昆

  (2016年6月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市法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中国法学会和市委、市政府对本次大会高度重视,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和市委书记郭金龙亲临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为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作出的积极贡献,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刚才,我们召开了市法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机构。会议选举我担任会长,选举苗林、杜石平、谢超、孙力等23人担任副会长,选举于丽英等79人为常务理事。在此,我代表市法学会新一届班子,衷心感谢全体代表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在这里,我向大家表个态,不管在市委工作任务多么繁重,都要关心法学会的工作,认真履行会长职责,为法学会工作、为各位专家学者开展法学研究创造条件、争取支持,与大家共同努力,推进首都法学研究繁荣发展,推进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同时,我也代表新一届班子对第六届理事会的同志们,特别是对卸任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北京市法学会工作,支持关心北京市法学研究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当前,首都法学研究和法学会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有着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既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一是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部署推进法治建设,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的目标。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工作紧密相关、相互促进,法学会在推进法学理论、法治实践、法律制度、法治文化创新等方面,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使命。二是首都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北京提出了建设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京津冀协同发展正稳步推进,很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实践问题都需要加强研究,这为首都法学研究和法学会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新一届法学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法学研究正确政治方向,以繁荣发展法学研究、推进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为主线,以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全市中心工作、服务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为落脚点,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开创新时期北京法学会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思想政治引领,确保法学研究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法学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法律性,我们必须把握好法学研究的方向,确保法学研究事业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

  一是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统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学研究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和观点的影响,坚定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精神、法治实践的信仰和信心。

  二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群团组织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服从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市法学会和各研究组织都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人民团体,是首都法学界的群众团体、学术团体,也是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法律、法学工作者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有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聚思想共识,共同把法学会建设成为让党放心的群团组织,确保法学研究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是充分体现法学研究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要立足国情、市情,善于继承我国法律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成功经验,善于借鉴世界各国法治建设的有益做法,从我们当前的法治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围绕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法学会要主动向研究组织交任务、交题目,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找准研究方向、解决重点问题。

  二、繁荣法学研究,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

  一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重大法治理论研究。围绕建设当前首都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大气治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法治问题,加强研究攻关,力争取得进展。围绕“十三五规划”、司法体制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咨询论证,为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等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法理支撑和舆论支持。

  二是打造繁荣学术研究的平台,推动学术理论创新。广搭学术研究平台,以“首都法学家论坛、京津沪渝法治论坛、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首都社科前沿法学分论坛、京台两岸法律实务论坛”等法学论坛为依托,打造精品品牌学术活动,推动学术创新。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加强研究组织与境外对口机构合作,开展法学法律专家互访、法律培训及学术研讨等活动,丰富学术研究视野。

  三是建设法学会高端智库,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加大法学应用理论研究、发展战略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努力建设法学会高端智库,形成集人才库、成果库、应用库三位一体的智库体系。加强研究成果报送转化,拓宽成果应用转化渠道,加强动态、简报等成果报送,主动服务于党委政府,推动更多研究成果进入领导层、决策层。

  四是做好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认真组织“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推动“双百”活动进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开展好“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加强“法治建设公益讲堂”建设,努力提高基层普法活动的实效性。积极组织法学专家参加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加强对法治热点事件、法律敏感问题的法律、法理解读,强化法治领域网络舆情的动态分析,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解决问题,促进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三、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打造首都法学法律工作者之家

  一是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推动首都法学类社会组织建设。加强市法学会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服务职能,健全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引导法学类社会组织严格管理。加强法学类社会组织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数据库,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加强对重点服务项目、普法讲座支持资助力度,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做好法学类社会组织项目的征集、遴选和申报支持工作。

  二是加强研究组织建设。重点培育社会亟需学科的法学研究组织,推动发展若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组织,形成门类齐全、设置合理、结构科学、充满活力的研究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组织的规范管理,创新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研究组织开展法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强区级法学会建设。中央政法委和中国法学会对区级法学会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有人员负责、有办公场所、有活动经费,逐步实现有机制保障、有人才队伍、有工作成效”。我们可以先在海淀、大兴两区开展组建区级法学会的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各区都要尽快成立法学会。市法学会要研究制定加强区级法学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抓好落实,切实发挥区级法学会在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此项工作今年年底前务必完成。

  四是加强法学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首都法学研究资源优势,抓好首都法学法律高级人才库建设。要建立以能力和成果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加强人才激励,通过开展评选“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参与“双千计划”的实施、组织境外培训等活动,营造发现人才、激励人才,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四、加强法学会自身建设,推动法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要加强常务理事会建设,认真履行职责,坚持讲政治、守规矩、议大事,着力整合资源力量、搭建平台,为法学、法律工作者参与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吸纳专业素养高、学术威望高的专家学者加入学术委员会,规范学术委员会参与学术评价活动的原则、范围和程序,切实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研究上的权威作用。要健全完善研究组织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制度机制,吸收研究组织的领导和相关专家参与研究组织建设的规划、指导和推进,促进法学会所属研究组织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要着力抓好法学会机关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业务学习和日常管理,健全工作协作、督促检查等制度,努力提高机关干部能力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法学会整体工作水平。

  各级党委政法委担负着领导管理同级法学会的职能,要加强对法学会的领导,把法学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帮助法学会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配强工作人员,加大经费支持,加强干部培养和交流,努力实现有人才支撑、有机制保障、有成果转化的建设目标。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繁荣首都法学研究,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实现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版权所有:北京市法学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法学会
备案号:京ICP备18059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2911